• 05-29 2023
    人文科学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集中反映了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深刻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世界性贡献。我们要认真学习研读,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际相结合上,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 05-05 2023
    人文科学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在迈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开展此次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重点举措,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为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为党中央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承担着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准备和学术支撑的重任。作为首批开展主题教育的单位,必须在学习贯彻...
  • 04-17 2023
    人文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答了“人类社会现代化之问”,为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了信心与力量。全球文明倡议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并汲取各种文明的经验与教训,蕴含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规律和实践逻辑。全球文明倡议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和重大的实践价值,彰显了拥有5000多年历史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担当,是新时代中国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提供的又一重要科学解决方案。 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兴衰更替的历史规律    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拥有各自的鲜明特质,共同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积蓄了厚重底蕴。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刻认识,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在任何历史时期,只要注重文明交流、互鉴和包容,就能实现文明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相反,鼓吹文明隔阂、冲突和优越,搞你输我赢、赢者通吃,...
  • 02-17 2023
    人文科学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民族精神,体现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演变中涵养而成的基本价值,是牢固而持久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始终是我们坚定前行的精神动力,是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未来,我们要更加珍惜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 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民族精神从来都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与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孕育出以爱国主义、自强不息、民为邦本、革故鼎新、天下为公等为内容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懈奋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标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