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会蓝皮书》:促进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改进
本报讯 (记者王春燕)12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的“2021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在北京举行。
分析研判社会形势
蓝皮书总报告分析了“十三五”期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未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总结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以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打赢阶段性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积极成效。
蓝皮书认为,5年来,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显著,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就业在整体稳定的同时质量不断提高,教育事业更加公平快速发展;“三农”事业发展和农村脱贫成果显著,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平稳,同时也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如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社会蓝皮书》主编李培林表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际发展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约束条件发生极大改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经济社会形势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在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阶段,应该抓住时机,大力推进社会的结构改进,筑牢社会和谐稳定及未来发展的基础。对照现代化社会结构特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万多美元的同等发展阶段,以及我国已达到的经济结构水平,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存在两大短板需要重点进行“结构改进”。一是城乡结构的短板,即农民总量过多、收入过低;二是收入分配结构的短板,即收入差距过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较低。补齐这两大短板,一方面要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律自上而下调整结构,另一方面要通过释放社会活力自下而上去“建构”,从而实现“结构改进”。
展望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认为,2021年及整个“十四五”时期,要紧紧围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任务要求,着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体来说,要持续提高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致力于避开低生育率陷阱;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升社会参与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有序社会流动,推动社会结构现代化改进。
关注社会民生热点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袁蓓蓓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展、取得的主要经验及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归纳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就建立良好运作和“平战结合”的治理体系、更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袁蓓蓓认为,应进一步明确决策主体,完善决策过程设置,以提高决策和及时进入应急处置状态的效率。加强预警机制在风险评估、科学预见方面的作用,完善应急状态下资源协调和调配,加强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核心机构能力。夯实“一案三制”核心架构,加强常态化运作,建立和持续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体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祝华新对2020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场分析认为,2020年度的舆论热点多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展开。受疫情影响,经济民生领域也涌现出诸多热点,复工复产相关话题受到持续关注,摊贩经营、“光盘行动”等一时成为热点。国际话题数量与2019年持平,中美关系依然是贯穿全年的另一条重要线索。祝华新认为,疫情期间,中央提出“六保”,这是防止疫情演变为社会危机的应急管控举措。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吴惠芳认为,脱贫攻坚任务目标的实现预示着后扶贫时期的到来,我国减贫策略重心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的治理,贫困维度也从单一性的收入性贫困转向长期性、脆弱性、动态性的多维贫困。我国亟须立足于精准扶贫已有基础,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相对贫困治理策略,着力完善相对贫困治理体系,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治理制度改革的优越性,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证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炜通过比较2013年和2019年全国调查数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践行卓有成效,“爱国”“和谐”等体现国家认同和社会秩序、社会团结的价值理念逐步得到公众较高程度的认可,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理念共识更为明确。这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意味着全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思想观念更加统一,预示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