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军:用生命点亮法治征程
用生命点亮法治征程
——观看电影《邹碧华》有感
赵晓军
12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在社科会堂观看了以你的名字命名的电影——《邹碧华》。此前的2015年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共上海市委联合召开表彰大会,追授你为“全国模范法官”“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5年3月,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追授你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时间再往前回放到2014年12月10日。早晨,妻子给你做好早餐,到卧室叫你起床,你一反常态地“懒”在床上,妻子知道你太累了。昨天是儿子生日,你加班到晚上九点多才回家,妻子提醒你给上大学的儿子打了一个生日祝福电话。你接着继续加班……见你仍未起床,妻子再一次叫醒你,你强打起精神,说上午要参加上海市政法委的司法改革会议,不能迟到。妻子陪着你吃过早餐一同出门,你直奔市政法委而去。下午,你急匆匆赶往徐汇区人民法院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汽车行驶到徐家汇光启公园时,你感觉胸口闷疼,让司机停车下去透透气。几分钟后,你感到体力不支,站立不稳,你告诉司机“胸口疼”,司机赶紧把你送往医院……17时20分,经抢救无效你溘然离世。
太突然了,一切都太突然了。得知你英年早逝,全国法院系统乃至法律界都为你悲痛、为你惋惜。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贺小荣听闻噩耗,于傍晚时分在微信朋友圈发送一条信息:“邹碧华,上海高院司法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全国法院司法改革领域的一位智者和勇士,今天下午永远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妻子唐海琳觉得天要塌下来了!“碧华,你昨晚加班给家里打电话,让我给你泡杯好茶。我心疼你总是加班,赌气地跟你说‘又这么晚回家,不管你了!’你‘威胁’我说,‘你不要后悔哦!’”“碧华,我真后悔啊!为什么我等得到和你一起出门,却等不到你回家……”
连日来,北京“法律互联网的未来”论坛上,各界精英祝你安息、一路走好;湖南律师协会在新律师培训班上播放你的纪念专辑,近千人起立向你致敬;深圳律师足球赛开始前,全场集体为你默哀……
你正值壮年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定格在47岁。
1984年8月,你以江西老家奉新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你至今依然是奉新老家励志的主角,大家以你为骄傲、以你为标杆。
1988年大学毕业后,你为了爱情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与未婚妻唐海琳一同到了上海。你在投递了数十份简历后,最终被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录取。你从经济庭的书记员做起,历经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民一庭副庭长、民二庭庭长、长宁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等多个岗位历练,并于1999年取得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你作为上海法院系统的首位法官,被组织上派往美国联邦司法中心和哈佛大学进修。
在美国联邦司法中心,你对参与的一次庭审留下非常难忘的印象。那天,你跟随地区法院一位法官开庭。法庭上,法官指着你询问双方当事人律师,是否愿意这位中国法官在这里旁听?征得同意双方当事人律师一致同意后,法官才安排你坐在他的身边。
庭审过程中,双方律师辩出“火药”味,法官将他们叫到审判台前,小声提醒他们不要争吵。法官对你解释:“之所以将他们叫到审判台前,是为了不在当事人面前指责律师,让他们难堪。”“我们法官正是依靠了他们,才能够更快弄清案件事实。而法官与律师之间互相不尊重,则会破坏法治的信任根基。”
你心中为之一震。一直以来,法官与律师分别属于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不同的群体,缺乏足够的认同,甚至相互轻视。而作为体制外的律师,在法官面前明显属于弱势群体。你说:“有的法官非常强势,不愿意多听律师的解释;有的法官不听取律师的陈述和意见,或者感觉律师的陈述和意见与自己认知相左时,随意打断律师发言……”更有甚者,你说你有一次参加庭审,一位年轻的法官,指着律师席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资深律师说:“你这么多年是怎么混的?”你听了心里非常难受。
为此,你在担任上海市长宁区法院院长后,在法院率先推出了《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你重点强调“庭审中法官不得随意打断律师发言”“法官不应当着当事人的面指责批评律师”“法官不得向当事人发表贬损律师的言论”等。你认为,律师与法官尽管职责分工不同,但双方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法律尊严、追求公平正义的目标是一致的。这让律师们对你心生敬佩和感动,上海律师界对此给予你积极回应,长宁区律师工作委员会向全区律师发出了“尊重法官倡议书”;上海律师学院为律师授课时,将“给予法官充分尊重、注意控制情绪、避免发生争吵”等列入教学重点内容。
你对律师的这份尊重,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你对某一位律师个体的尊重。这是你对整个律师队伍的尊重,也是你对律师团队的理解,更是你对法律制度的敬畏。
作为博士院长,你为了降低信访执行投诉率,主导开发了一套关于信访管理的软件,在这套软件中,涉及的每个相关人员都能查询到案件的最新动态——法官什么时候收到信、经过了哪几位法官处理、分别花了多长时间、处理意见是什么,包括到目前这个案子由谁接管、信访人的去向如何等等,都能通过这套管理软件进行查询和跟踪,法院执行投诉率也由此下降了76%。
2008年9月,沃根生83岁的老母亲因阁楼起火不幸葬身火海。作为儿子,沃根生悲痛不已,他认为物业公司应该对此负责,并将物业公司告上法庭。最终,沃根生败诉了。他心里不服,一年接着一年上访。你得知这个情况,主动接待了沃根生,并提出到现场去察看。你来到现场,拱着腰一级一级走上发黑的楼梯。阁楼很矮,你的头几乎要碰到楼顶的横梁了。你看完现场,神情越来越凝重。
回到法院后,你对办案法官说:“这个案子判决没有问题。但我们作为法官既要善解法律,也要善解人意。这样一位60岁的老人为了母亲意外去世四处奔波,我们要将心比心,让他感受到法律对人格、对情感的尊重,这才是法律真正的意义所在。”在你的直接干预下,办案法官很快联系了街道、电力、消防等多个部门,仔细分析了起火原因,并协助沃根生修缮了阁楼。竣工的那一天,沃根生夫妇拉着办案法官的手泪眼涟涟,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得知你去世的消息,沃根生夫妇连夜从外地赶回上海,他们难过地说:“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当面对你说声谢谢!但现在再也见不到你了!”
2012年,你担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后,主持制定了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用信息化力推司法公开。其中,“司法改革科学化”“审判执行过程可视化”“司法为民便捷化”“司法公开常态化”“法官办案智能化”“审判管理精细化”等6项应用,被界定为全国法院系统的首创成果,迎来了全国兄弟单位信息化参观团近80批。崔亚东院长评价你:“邹碧华凭借前瞻性的改革视野、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全国司法改革的先行者,为上海乃至全国法院的司法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4年6月,上海市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此前,你先后参与研究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司法公开平台建设改革试点”等方案。这一次,上海司法体制改革的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你的肩上。你组织召开了15次座谈会,历经34稿,出台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法官员额制是此轮司法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要求法官比例从过去的49%压缩至33%,这意味着有一批现任法官进不了法官序列。你力主避免两个“一刀切”——不按资历、行政级别“一刀切”;高院、中院、基层法院的法官比例不能“一刀切”,要给一线法官更多机会,让真正有能力、有水平、能办案的法官进入到员额中来……
你主导推进的“法官业绩数字化评价”,在职务晋升条件中加大工作实绩的权重,为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提供了舞台。你研究出的“案件权重计算理论”,将案件权重系数分为对一般案件的一般权重系数、特殊典型案件的固定权重系数和案件特殊因素的浮动权重系数,为法院司法改革科学确定人员分类员额、岗位配比、法官人力资源办案占比等奠定了坚实基础。彻底破解了长期困扰法院对不同案由、不同类型案件审理难易程度与科学评估法官办案工作量这个世界性的难题。
你精心打造的“律师诉讼服务平台”,在全国法院系统首次推出网上立案、庭审排期自动避让、关联案件和审判业务文件主动推送等5大类24项服务功能。利用该平台,律师可以在网上进行材料提交、缴纳诉讼费、获取案号等“一条龙”服务,实现了立案全程网上操作。你在逝世的前一天,让“律师诉讼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于是,你在微信朋友圈中留下的最后一条信息内容是:“希望让律师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好”。
如今,上海市1325家律师事务所的16000余名律师已成为“律师诉讼服务平台”的受益者。通过该平台,他们不仅可以申请网上立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出庭时间,申请庭审排期,让他们感到非常便捷高效,而且在家里就可以办公了。这让他们有了执业以来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也将通过每一位律师,影响到每个案件的当事人,从而最终维护每一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你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完美,但正因为它的不完美,才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奋斗,我们的存在才因此有了价值。”“细节,能让律师、当事人感受到人文关怀,这是法官职业里最有价值的东西。”
2015年1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你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政法干部要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忠诚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随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 广泛开展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你学习的活动。
2015年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了你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你的同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郭伟清、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张枫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还有你的妻子唐海琳及人民日报上海分社采访部主任郝洪等5位报告团成员,分别作了报告,他们用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深情而真挚地讲述了你生前的先进事迹,还原了你为司法改革事业勇于担当、鞠躬尽瘁,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光辉形象。
2015年9月17日,在“光荣力量·感动上海年度人物”评选中,你被评选为“2015感动上海年度人物”;2015年12月4日,在“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CCTV2015年度法治人物”评选中,你被评选为“2015年度致敬英雄”;2016年2月1日,在“搜索中国正能量·点赞2015”大型网络宣传活动中,你被评选为“精彩中国·感动人物”。
邹碧华,你虽然走了,但你却用生命点亮了中国的法治征程,你的精神永存!
安息吧!邹碧华。